2024年1月18日,全國首個
液化天然氣冷能養殖示范項目在廣東大鵬LNG(
液化天然氣)接收站正式出魚,年產量預計可達5萬公斤。該示范項目的成功應用,標志著國內
液化天然氣行業在探索綠色發展新路徑、建設現代化“海洋牧場”方面邁出新步伐。
以往,LNG氣化外輸時向海水中排放的巨量冷能缺乏有效利用,僅2023年大鵬LNG冷能處理量就超過800萬噸。而與LNG換熱后的海水具有低溫無菌、溶氧能力強等特點,是難得的天然高品質低溫養殖用水。在此背景下,中國海油創新利用
液化天然氣產生的冷能資源,在大鵬LNG建起一個現代化的冷能養殖區,實現綠色能源與水產養殖結合。此外,項目還建立一套科學、立體的循環活水養殖系統,避免對海洋環境造成破壞。
中國海油冷能利用技術團隊對本次養殖試驗項目開展了全生命周期技術監測,定期嚴格檢測水質,對養殖所需冷量展開計算及匹配性研究,進行大量的養殖工藝模擬,比選出最優的供冷工藝?紤]到高經濟價值類冷水魚對水溫的敏感性,團隊開發了基于
液化天然氣冷能的水溫調控系統,設計出更具適用性的站內冷能養殖改造設計方案。
依托大鵬LNG的
液化天然氣冷能資源優勢,該項目可實現全天候的經濟性魚類肉質改良養殖,穩定供應消費市場。此外,項目還具有顯著的環境效益。據測算,1立方米海水溫度降低5℃需消耗5.8千瓦能量,養殖項目利用的冷能相當于每年為社會節約用電197萬千瓦時、減排二氧化碳1800噸。
下一步,中國海油還將繼續依托冷能資源優勢,進一步探索
液化天然氣冷鏈物流、蓄冷、冷能梯級利用等新技術,為
液化天然氣冷能綜合利用拓展新的應用場景。